导语: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时期,幼儿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培养的重要内容。可是如何让孩子在幼儿阶段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呢,小编来和大家分享一下3-6岁幼儿家庭教育心得,让大家都来了解一下吧。
我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,今年我刚把宝宝送去了幼儿园,两个月下来我感觉到了以前的家庭教育模式还有很多缺失,一到了大集体,宝宝的身上的短板就全部反映出来了,不合群,自私,性格内向,等等。看来未来这几年的家庭教育我也要改进,来求助了,分享一些3-6岁幼儿家庭教育心得给我吧!
小编说:3-6岁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时期,幼儿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培养的重要内容。社会性知识和技能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,社会性发展与培养也不同于一般知识技能的获得。情境性、模仿性、重复性、内隐性等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,也是幼儿习得心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。
3-6岁幼儿教育需要重视引导启发而不是教导。幼儿道德行为的养成不能依靠成人的要求和说教,缺乏情感体验的道德认知是苍白无力的。研究表明,过于强调道德认知,忽视到的情感,导致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分离,无法形成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。 》》宝宝越大越不听话,怎么办
3-6岁幼儿家庭教育需要关注幼儿的感受,培养幼儿的情绪能力。情绪能力包括对自己情绪的识别、对他人情绪的理解、情绪调节与情绪表达等,儿童情绪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的养成。如果幼儿很少甚至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,则容易产生任性。固执、欺负、胆孝害羞、退缩、叛逆、紧张、焦虑等心理和行为问题。
上一篇:幼儿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
下一篇:孩子磨蹭怎么办